限購令首發大半年后,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成效初顯,但部分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。那么對于限購政策來說,是將適度放寬,還是將繼續從嚴? 就在市場預期前景不明的時候,7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:調控方向不動搖,調控力度不放松。并提出,限購范圍有必要擴大到房價上漲過快的二、三線城市。
房地產市場波瀾再起。
樓市調控緣何再次加碼?
首發于京、滬、穗、深等一線城市的“限購令”,與其他“組合拳”形成合力,使樓市迅速降溫。
7月21日,河北廊坊繼香河縣之后啟動樓市限價,規定新建普通商品房價格最高不得超過9000元/平米,首開二、三線城市限價先河。
最新出爐的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顯示,在持續調控了一年多后,全國樓市房價漲幅過快的局面已得到基本控制。70個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上漲了0.1%,漲幅縮小了0.06個百分點。這是房價漲幅在4月份小幅擴大后,連續兩個月持續收窄。
但是,在全國房價漲幅得到明顯遏制同時,尚未限購或限購執行不嚴的二、三線城市已取代京滬穗等一線城市,成為領漲全國樓市的主力。6月,諸如南昌、烏魯木齊、長沙、洛陽、丹東等城市房價同比漲幅均超過8%。
“從今年春節開始上漲,濰坊房價至今漲幅超過20%。近幾個月平均每天都有將近100套左右新房簽約銷售。目前濰坊均價超過5000元/平方米的樓盤已達20個,高價盤不斷涌現,房價不斷創新高!鄙綎|濰坊某房產中介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“在一線城市幾乎全面限購情況下,二、三線城市成為樓市調控的‘洼地’。包括改善性、投資性、剛性需求在內的多重購買力開始向二、三線城市轉移!鄙缈圃撼鞘邪l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鳳瑞分析,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,仍有44個城市新建商品房價格呈環比上漲趨勢,顯示大多數城市房價繼續上漲的局面仍沒有根本改觀,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強化宏觀調控的效果。
由于擔心住房成交量下降過快影響經濟,近一段時期,少數地方有了停止執行或變相放寬住房限購措施的苗頭。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,6月全國商品房成交量環比增長四成多。某研究院表示,成交回升的原因有兩個:一是很多開發商憋不住了,推盤量大增;二是價格有所松動,以價換量。
銷售反彈往往是價格反彈前兆,這也讓很多市場人士解讀為“限購”逐漸失效信號。選擇在這個時候將“限購”升級加碼,一方面是督促地方政府從嚴執行、不得放松;更重要的是,圍堵從一線城市擠出的投資資金,防止房價上漲過快的情況在二、三線城市重演。
牛鳳瑞認為,在當前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,要遏制通脹防止經濟過熱,就必須限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,而限制地產業投資是其中的重要領域,包括土地限批、資金限貸,都是出于這種考慮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限購令不是僅僅針對房地產的,也是針對整個宏觀調控的通盤考慮。